必看!台日建築法規暨抗震思維的變遷與差異
台灣與日本都屬於地震頻繁的海島型國家,但面對地震的法規演進與抗震思維,卻有明顯有所不同。
以日本來說,早期以「剛性抗震」讓建物直接承受地震力作為主流思維。日本1950年立法要求建物能耐5級強震,而不會出現嚴重問題,但這到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震災調查中卻發現,發生傾斜或倒塌的建築全部都是符合1983年之前舊法規( 結構設計強度 0.24G ) 的大樓。
因此,之後日本開始反思剛性抗震的缺失與因應對策,也從此開啟了「柔性抗震」的新篇章,除了要求建物能耐0.4G強震外,最終還研發了3種輔助性抗耐震產品。分別是『制震』著眼在減緩大樓的搖晃程度,以及防止大樓傾斜或倒塌為主要研發目的『免震 』(隔震)及『半剛接耐震』產品:,其中,隔震是利用水平位移方式,半剛接耐震產品則是利用半剛性旋鈕 彈簧方式來提供消能減震效果。
在這樣嚴格的規定下,後來面對2024年初日本能登半島發生芮氏規模7.6強震,地震威力如同125顆原子彈同時爆發,日本倒塌的建築物只有約1成是1981年後興建的,顯見提高建物耐震力與利用「柔性抗震」觀念的日本建物,對於抵抗大地震有相當有幫助。
再以台灣來看,相對於日本建築的抗震力要求與抗震觀念之改變,台灣建築耐震進化速度卻慢了很多。雖然在921地震後、2002年台灣修法提高建物耐震係數,但新法規對於建物耐震性,仍遠不如同為地震國的日本。
以雙北來說,目前建築法規僅要求新建案要能耐震0.24G以上,如果僅以最低要求設計,明顯無法面對0.4G等級的強震。如果面對芮氏規模6、7級的強震,即便是新屋依然可能出現受損或倒塌的情形,不是新屋就耐震。
而且因為台灣至今「剛性抗震」的思維根深蒂固,普遍僅藉由增加水泥磅數、增加鋼筋量來提高建物耐震性,但結果卻導致營建成本大增、空間不易規劃等問題不斷出現,導致市場耐震宅相當稀缺,國人居住安全仍堪慮。
結論:其實在目前民眾居住安全要求提升與營建成本居高不下的大環境,建商如果想控制成本又滿足市場需求,歐美日「柔性抗震」新工法採用將會是一個方向。以近期建築界討論很多的SIR工法來說,是結合SS鋼骨結構+節能蜂巢預鑄混凝土+卸震裝置的新工藝技術,不僅可縮短1/3營建工期,每坪營建成本卻僅與0.24G的SRC結構相等,能更省成本、工期更短,還擁有可抗0.4G強震、防水、防火,隔音等特色,就是建商可以多了解參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