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建築核發量創新高!三大因素推動市場熱潮

綠建築核發量創新高!三大因素推動市場熱潮

在政府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下,2023年我國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核發量達1,150件,創下歷史新高,較2022年增長10.79%,更比10年前增加超過一倍。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,綠建築需求攀升主要受「需求高、賣價好、容積獎勵」三大因素驅動。本文將深入解析綠建築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未來潛力,幫助您掌握這波綠色商機!

一、綠建築核發量創新高

1. 數據亮點

2023年核發量:1,150件(歷年最高)。

年增率:較2022年增加112件,增長10.79%。

10年增幅:較2014年增加578件,增幅101.05%。

2. 政策支持

推動方案:

綠建築推動方案

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

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

永續智慧城市-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

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(2025-2026年度)

二、推動綠建築的三大因素

1. 綠建築需求高

國際趨勢: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促使節能減碳成為全球焦點。

企業需求:企業為符合國際標準與爭取訂單,積極採用綠建築。

政策支持:政府透過多項方案推動綠建築發展。

2. 綠建築賣價好、租金高

溢價空間:綠建築在同一區域普遍有1~2成的溢價空間。

租金溢價:國際研究顯示,綠建築商辦租金有1成左右的溢價率。

3. 容積獎勵誘因

都更與危老重建:符合綠建築與耐震設計,可爭取最高50%(都更)或30%(危老)容積獎勵。

申請比例:危老重建案中,7~8成申請者瞄準「耐震設計」與「綠建築」兩大項目。

三、綠建築的未來發展趨勢

1. 新型建材與工法

節能蜂巢預鑄混凝土(IHPC):

特色:節能減碳、質地輕薄、易施工、抗風壓、抗震優越。

效益:每月每平方米節省1.76度電,減少1.56kg碳排放。

案例:武嶺營區新建營區(獲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)。

SIR工法:

特色:結合SS鋼骨結構、節能蜂巢預鑄混凝土、卸震裝置。

效益:縮短1/3營建工期,抗震效能媲美核電廠等級。

成本:每坪營建成本與耐震設計0.24G的SRC結構相當。

2. 市場潛力

建築業者:新型工法與建材可降低成本並提升競爭力。

購屋民眾:綠建築提供更好的居住品質與保值潛力。

四、如何把握綠建築商機?

1. 建築業者策略

採用新型工法:如SIR工法與IHPC建材,提升建案競爭力。

爭取容積獎勵:透過綠建築與耐震設計,最大化建案價值。

品牌形象:打造綠色品牌,吸引注重環保的消費者。

2. 購屋民眾建議

選擇綠建築:優先考慮具有綠建築標章的建案,享受節能與保值效益。

關注新型建材:如IHPC與SIR工法,確保居住安全與舒適。

長期投資:綠建築具有較高的租金與轉售溢價,適合長期持有。

3. 政府角色

政策支持:持續推動綠建築相關政策,提供容積獎勵與補助。

技術推廣:鼓勵業者採用新型建材與工法,提升建築品質。

環境把關:確保綠建築開發符合環保法規,促進永續發展。

 

資料來源: 94M傳媒

公司地址

全向科技有限公司

新北市新店區
北新路一段89號3F-2

連絡電話

電話:(02) 2915-9415

傳真:(02) 2915-9465